Nancy Pelosi 來台灣的態勢感知
這幾天最精彩的大概是 Nancy Pelosi 即將在今晚 (8/02) 到達台灣的這件事,有趣的不只是這件事的象徵意義,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如何被感知的描繪出台灣島內和島外的巨大差異。
這個差異是可以被「運用」或是「剝削」的。
比如說如果你常使用社群媒體,閱讀的主要語言是英文,那你就會發現這兩三天幾乎是西方主流媒體全力追擊 Pelosi 訪問是否會安排台灣的這個命題。曾經是烏克蘭戰況的「軍事專家」「國際關係專家」也插上一腳,但受限於語言能力,所以能追蹤的就是外文媒體和「增幅」本地媒體報導的外文媒體。
另外有一股比較明顯力量的是烏克蘭戰爭發生之後,似乎成為某種顯學的 OSINT 社群。這個社群當然有能手高手,也有退役老兵,但亞太區域的社群媒體狀況和烏克蘭/俄羅斯差異頗大,要直接「接入」很有難度,但可轉圜處理,透過衛星影像、ADS-B 等網路服務等,追蹤到部分航行器的軌跡。這也讓很多人在烏克蘭戰事失去「新鮮感」的同時有了新的目標,那個新的目標從新加坡、馬來西亞一直延伸到南中國海、台灣海峽、中國東南沿海以及西太平洋等。在過去,來自此族群此等程度的關注,是不太有機會發生在我們這個區域的。
如果你有親屬在中國或是來自於中國的僑社僑團,那態勢感知會完全不一樣。眾所皆知,中國對於輿論和網路平台的控制相當精細,無論是你在海內外,只要在社會和經濟是依賴中國的生態圈,那麼這些控制是會透過網路平台而達到輿論管制的外溢。簡單來說就是最可能感受到情緒是「憤恨」,關鍵字則是「備戰」。情緒的流竄會伴隨著不等官方「視頻」的發布,而達到威嚇的效果。
如果你現在人在台灣,成長在台灣,那這就比較複雜了。台灣過去是一個很好境外局勢的「絕緣體」,所謂的國際新聞沒有兩三條,獵奇成分居多。這種涉及區域安全的事情怎麼燒,距離一般的國民日常生活還是非常遙遠。只要街頭問問一般民眾這六年來到台灣訪問的美國現任國會議員(或官員)有誰,任何一位能叫得出三個名字的,都可以說是國際關係專家。
不過,這個時間點由於外國媒體在台灣的記者可能還比在北京的來得多,因此 Pelosi 的拜訪就成了「天載難逢」的好機會。事件的中心就是新聞的中心,而台灣就是整個事件的中心。外國記者對於新聞視角的掌握比台灣本地記者來得豐富,所以這次各種媒體和記者之間發布新聞,無論是透過正式新聞報導還是個人社群媒體帳號,可說是精彩無比。對台灣不少記者來說,也被迫上這些社群媒體的「前線」抓些蛛絲馬跡,準備今天晚上眾聲云云的政治談話素材。這兩股力量的翻攪交換,也會影響到整體社會對於裴洛西來台「非正式拜訪」的態勢感知。
然後偶而穿插來自於通訊社的新聞又說,共軍飛機今日跨越中心,國防部爾後證實。果不其然轉台去日本又發現,日本統合幕僚監部發布台灣東邊海域有中共海軍的軍艦通過。同時間又有在台東空軍基地附近的朋友表示,看到比平常還多的戰機穿梭,此時也有在馬公港的朋友說,軍艦似乎出港的比平常頻繁。你如果又去「迷因」系列的社群媒體帳號尋找,發現空軍和陸軍都進入某種狀態,這狀態你也看不出來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漢光演習上週末才結束(昨天要檢討?),一下子又似乎緊張了不少?
Nancy Pelosi 還沒來,生活也只能這樣過。所有的訊息都沒有台灣官方的「核實」和「證實」,但只要有人接收資訊的「頻道」調到上該所述。這時候你都不知道該如何反應,還是以不變應萬變,真的聽到什麼物理上的聲音再來做決定。
也有更多人什麼「頻道」都不開,所以就沒事了。日子還是這樣過,飯還是這樣吃,公車還是這樣搭。這也是更為正常的常態。
台灣整體社會對於外在情勢的「態勢感知」,在這次 Nancy Pelosi 的拜訪把「特性」表現得一覽無遺,這些特性若好好細究,或許在未來某種衝突擴大的階段,會是在社會層面,在個人層面要做出第一反應 (first response) 決策時的「硬傷」。
這是一個瘋狂的夏天啊。
Photo by Jimmy Bolt: https://www.pexels.com/photo/cold-snow-sea-landscape-786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