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搞什麼:安全/防衛訓練不是東湊西湊想到就練啊
這次因為有幾位推特朋友的推波助瀾,讓我幾則推特都衝上了超過10萬的 impressions。加上烏克蘭戰事急轉之下,雖然這是第三場小活動,但也因為世界局勢的變化,吸引不少人對於台灣民防現況 (state of Taiwan’s civil defense) 的關注。
前兩場主要談的都是過去和現況,這場本來沒有要談這些。不過還是花了簡單十五分鐘介紹。這十五分鐘的主要重點在於:
了解民防在台灣是有歷史的,能從哪裡取得文獻
本島和外島的歷史不同,尤其是金馬地區例如軍事科、類似戰鬥村的編制
現行民防業務和一般民眾的距離很遙遠
民防業務主要是內政部在管轄(消防署、警政署),而不是國防部
新成立機關國防部全動署的背景和過去
為什麼我會說有這十大體系(詳見前文)
民防三大想像(剛好體現不同世代的印象)
我在「民防搞什麼:初心篇)把上面要點寫的更為詳細。
當然這樣的探討不會只停留在知識上,不過因為大家的背景差異太大,對於民防的想像也非常不同。如果我直接針對我的專業領域去談,那麼也可能只有專業領域的人才有興趣。所以這一連串《民防搞什麼》的活動並非專業訓練課程,而是一個窺見現代民防各構面的一個小小平台。這些分享的經驗和知識,對於未來探索民防的問題都會派得上用場。
我這次想提的是水域安全訓練的部分,當然用了一個受過軍事訓練的朋友都會聽過的詞:教準。我有收到意見說,那個老兄啊,你這麼偏向學術,怎麼都在講這些事?我說,你要訓練一群人能在緊急應變時使用一定的技能組合,派上用場,還不會傷到自己人,這當然不是打打喊喊就可以啊?尤其是安全訓練,安全的意思就是在面臨危險時降低風險,提高生存機率。如果面臨的是戰災,戰災的型態如此多種,要把一個人訓練到能有足夠安全意識、熟悉安全確保手法,難道不用先把這些教育和準則搞清楚嗎?
所以我才舉了水域安全為出發。當然這不是戰災的場景,但是要渡河移動的場合,戰爭時會不會發生?在台灣西部當然有可能。不管是受過水域安全哪一種訓練的,在渡河時一定會有更高的機動性。我用關渡大橋被自己人炸掉以阻擋淡水河下游往上的航運為例。你住在淡水,希望撤退到南方的老家,但是關渡大橋被炸,你不能走台61西部路線,也不能過橋後走五股往南。而台2線往台北,要不就是陸路塞死,要不就是高度管制整點放行。如果你知道如何渡河,知道潮汐,而河面的管制也較為鬆散。平常有使用浮具,甚至有IRB可以使用,那麼你直接走水路往上游走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
當然上面的場景不切實際,我也承認,對一般人而言更是用途不大。我只是舉例說明,水域安全訓練是在特定場景可以幫上忙的,尤其是在西部夏季荒溪突然暴漲,更是派得上用場。但水域安全的訓練有百百種,哪些你渡河所需要的安全訓練,是在什麼單位開的課程裡面可以學得到呢?這就是大哉問。我們想當然耳說,救生員總知道吧?很不幸,答案是否。你可能會再問說,救生員不是在水上都很厲害?很會游泳?我想這也是錯誤的印象。光救生員訓練的課程內容是什麼,各家授證單位也不盡相同。而且救生員的證照是教育部體育署在發的。有些授證單位的歷史,甚至比教育部體育署來的悠久。如果你實際去參加這些訓練課程,希望得到水域安全訓練的能力,你或許才會發現,原來和想像中的這麼不一樣。
同樣的狀況會不會發生在其他安全訓練的課程體系?當然會。戰災的場景之下會需要什麼安全訓練?這可多了,那麼那些基本、共通、在台灣比較容易遇到的威脅場景,到底是哪些?沒有場景的想定,我們就很難擬訂出有效的訓練準則和實質的訓練內容。而因為民防是如此龐大的題目,需要的安全訓練又是如此龐雜,民間的安全訓練文化並不是沒有,但是要因應戰災型態的 “recalibration” 過程,調整到符合全民防衛的教準基礎功夫,若是忽略求快沒有做,最後會遇到非常多問題的。打個比方,訓練內容早已被實證無用、訓練單元前後次序不對、訓練執行手法風險過高、訓練單元組合無效,「長官喜歡看」但真的沒有用等,這些都是全民防衛整體力量在民防訓練裡無法善盡發揮的罩門。
我在第三場線上的座談,舉了澳洲的 training.gov.au 為例,把其中一個台灣所熟悉的 CPR 心肺復甦訓練的單元拉出來看。CPR 在戰災可能重要性沒有止血來得高,但從全民受訓人數最多的急救單元項目來看,CPR 和使用 AED 顯然是數一數二的普及。
澳洲的 training.gov.au 對於 “Provid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在 “Unit of competency details” 的描述是很清楚的,而且還有:
https://training.gov.au/Training/Details/HLTAID009
這個 HLTAID009 的單元,是很多安全訓練課程共通的必修單元。我們從 Royal Life Saving Society 的網站去找在新南斯威爾斯州,如果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游泳池救生員」,那麼需要的必修單元是哪些?
HLTAID009 Provid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HLTAID003 Provide first aid (Prerequisite)
PUAEME001 Provide emergency care
PUAEME003 Administer oxygen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PUAOPE010 Operate an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in an emergency
SISCAQU002 Perform basic water rescues
SISCAQU006 Supervise clients in aquatic locations
SISCAQU007 Perform advanced water rescues
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識別碼,例如前面提到的 HLTAID009 就是第一項。而第二項的 “HLTAID003 Provide first aid (Prerequisite)” 就是你開始想接收游泳救生員之前所必須先行修習的單元。
如果你剛好知道台灣的水上救生訓練是怎麼做的,各協會的課程內容是怎麼安排的,還有教育部體育署扮演什麼角色,那當你看到澳洲一個全國性質的協會,在新南斯威爾斯州是如何揭露訓練內容的準則,你會知道台灣和澳洲在這一部分的差距是幾十年內可能都趕不上的。
這就是對於安全訓練教準發展的重視。這就是對於安全訓練教準發展的重視。澳洲在各種水域的死亡人數確實比台灣還少的很多,這也是實證有效的成果。
本來探討這個 “indoctrination” 不應該是我們這種人的事,但當你要邁入實務,你的威脅想定是提高在戰災下的生存機率,這問題要先問自己的。好吧,就算是提高戰鬥人員的生存機率好了,那麼這些一人或是支持他們的人要如何受訓才有效?而不是只在枝微細節上的文字下功夫,那你就知道這件事有多重要了。
其他國家當然有現成的教材,不過有些事情還是要先自己摸索,要自己認真想過,才不會流於東抄西抄,最後篇湊出的東西也和初入門的沒有兩樣。
我前天線上第三場的交流當然沒有談到這麼細,這些透過文字可以更清楚的表達。目前坊間有很多因應烏克蘭戰事而突然興起的一股研究潮,但只要想想要怎麼安排有效的訓練是如何的困難,我想這一段的探索途徑,也能讓真正想長期投入全民防衛的朋友們,有些指引。
最後,就是預告在3月12日台北時間下午16:00~18:00,我們有第四場(實體)的交流座談,這次主題是「民防體系下的基本個人能力」,這場比前幾次更往實務的方向推進。歡迎大家預留時間,我們會在相關的社群媒體公布(標籤:民防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