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虎豹潭溺斃事件與緊急廣播系統
事由:虎豹潭落水6人失聯 新北徹夜搜索把握黃金72小時(中央社)
這是一件憾事,不過我想到的不是咎責,而是在這情況之下的微氣候變動(例如上游時雨量超過30mm)要如何讓遊客知道,擬定安全的撤退計畫。
從氣象局在泰平的雨量資料看來,在10月16日16:00到17:00累積了32mm的雨量,在下一個小時所累積雨量更高。事件發生的時間點是在16:00到17:00。對於在現場的遊客來說,30mm 時雨量是什麼意思?這很難理解,這資訊也沒辦法直接幫上忙。我可能會有疑問,虎豹潭上游要累積多少雨量,河道才會「暴漲」?
作為一個這樣「體驗營」的領隊,他要如何觀測?作為遊客,他手上有的氣象資訊管道是什麼?
手機夠用嗎?
出門前用手機查詢氣象資訊很正常。在大自然的環境裡,行程中間不時確認氣象的變化也是必要的。以下現成的資訊管道都派得上用場。
前提是手機收得到訊號,而且有 data service 可用(編按:上得了網)。有了這幾種資訊源,我們可以大致了解降雨預測,雨量累積狀態,風力風向預測等。除此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資訊源可以參考?這次溺斃事件是發生在內河,河流本身例如最重要的「水情資訊」,我們要去哪裡取得?水情有劇烈變化,我如何預先得知?我需要預先得知嗎?
到這裡就是一個門檻,因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要去經濟部找水情資訊。而且水情資訊提供,也很難有即時且穩定的品質。資訊的提供都是要成本的,越即時越準確的成本就越高。虎豹潭這地方有沒有水情資訊?我的推測是沒有的。
有初步的氣象和水情資訊夠嗎?
不過有這些資料並不一定能輔助現場的判斷。「負責任」或是安全意識比較高的領隊、團隊,當然會更加留意這些資訊。有些人說,這時候經驗就派上場了。但對於微氣候變化觀測和決策,目前是沒有公開的知識和訓練體系,而且台灣的地貌地形多樣,觀測很難,預測更難。公部門要有觀測數據轉化成公開資訊再提供準確的氣象服務給民眾,這一層門檻又更高。經驗老到的領隊和消費者也是要從過去失敗的經驗學習。有些老手反而因為藝高人膽大,誤判的狀況也不少。說是靠著經驗,這運氣的成份實在很高。而且領隊不可能全能全知,不太可能把風險全部給領隊一肩扛起(雖然必要的教案、知識和訓練很重要)。
尤其是我們想想,在選擇大自然體驗旅遊服務,對於天候預測、活動安全等計畫,我們會關心嗎?當然不大會。這不大會也不是說不關心,而是不知道要花多少成本來關心。旅遊服務行程的安全整備度要如何挑選?問問自己就清楚。在台灣,「安全」對於小規模的旅遊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來說,很難在市場機制內和消費者溝通的清楚。
災防告警細胞廣播?
我突然想到今日下午「亂發」的翡翠水庫 cell broadcast 訊息。這則訊息匡列的地理範圍太大,而且支援此通訊協定的手機才能收得到訊息。災防告警細胞廣播在虎豹潭溺斃事件是否能派得上用場?理想的情況是可以的嗎?在 PWS 的架構底下,透過細胞廣播控制中心 (CBC) 在 cbe.tw 發送的單位是中央氣象局,但中央氣象局 (CWB) 長年預算不足,而且要提供示警並不是簡單的事。全台灣有這麼多的野溪秘境,難道一場大雨來,CWB 還要在同時間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NCDR) 透過 cbe.tw 在全台灣發送上百則的告警?虎豹潭這麼小的範圍,用 cell broadcast 來示警應該不是合理的方法。
不過我相信相關的討論,在正式的防災體系都曾經出現,只是這些還沒有進到公眾討論的範疇。
上游放水廣播?
那什麼是在現場可以派上用場?或許我們會想到的是水庫「放水」「洩洪」的廣播(例如翡翠水庫的作法)。這種廣播去新店溪玩的有機會能聽到。沿著河道的廣播系統雖然有人在維護,聽到就趕快要離開河床也是很合理。可是,大自然環境的背景噪音不少,下大雨能不能聽到,民眾還是要多留意。廣播本身有指向性,有些河段剛好聲音特別小,這狀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在虎豹潭這種非主要河道,是不可能沿岸架設廣播系統的(有各種成本)。所以這套做法大多只能在主要水庫和攔水壩的下游特定距離之內架設。
這次發生的地點是北勢溪上游支流,沒有「放水警戒」成立的條件。它是短期強降雨,在台灣的山區幾乎是屢見不鮮。
人類廣播?員警驅離?
類似虎豹潭這樣在民眾之間還算頗為熱門的「秘境」,在新北市不在少數。虎豹潭這地方旁邊還有派出所,其他地方通常沒有這麼「好運」。有人動腦筋想到說,那我們下大雨時來靠警力巡邏和沿河岸驅離吧?這也不太實際,除了我們是否應該期待警察是來「驅離」「巡河」這些事之外,「起動巡邏」前要滿足的氣象條件也都要回答。當然在這關頭上,新北市接下來幾週可能會看到眾人皆知的秘境,開始有警方和消防體系肩負起巡邏驅離的任務。但這不能是常態,想要成為常態也很難持續 (sustain) 吧。
傳統廣播系統?
NOAA Weather Radio 氣象廣播系統屬於此類。這種看似落後的傳統廣播,實際上是很好用的。第一個它走的是廣播頻道,台灣當然不是沒有經驗,只是現在大概只有開車的人才會聽。第二個是,廣播可以透過普及化的接收器(如收音機)收聽,這個接收器成本通常比手機還低,而且更適合在野外操作。接收器聽起來很專業,但無線電對講機我們就比較熟悉,收音機當然也是很多人有的共同經驗。在美國各州,這些都是容易取得的設備(便宜),很多市售的收音機都支援 NOAA Weather Radio 的頻段,而且在全美有非常好的覆蓋率。
收音機當然有很多好處,例如不需要3G/4G/5G網路,可使用電池,掉到水裡摔到地上也比摔手機比較不會心疼。這氣象服務是24小時廣播的,如果有局部區域的氣象變異情況發生,當地也可以收聽到氣象廣播或是告警資訊 (Alert Information)。任何喜愛從事戶外活動的朋友們,對 NOAA 在美國的這套公眾資訊服務大概不會陌生。
我去美國爬山或是在海邊遊玩時常常把掃頻機 (radio scanner) 打開,曾經體驗過這種服務的好。臨時想起,就順便舉例來討論。
台灣不需要傳統廣播系統?不過...
在台灣要思考透過傳統廣播提供緊急廣播服務,當然有其困難。一來這東西感覺一點都不 "fancy"。二來是接收器(如收音機、無線電)幾乎沒有市場和本地業者(還記得三進電子嗎?)。三來對大眾和消費市場而言,這等於要重新建立使用習慣。第四個是,無線電頻譜的管理要有人出手,這之間的各種政策協調,恐怕不是一時三刻有團隊能想清楚的。第五個是,這個要覆蓋台灣全島要花多少在發射站的投資?誰來出這個錢?
聽起來就是一條不通的路,但從研究緊急廣播系統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還是應該想想。或許我們把應用這種傳統廣播的場景從溪水暴漲和單一事件脫離,從其他不方便討論但是卻會深刻影響到台灣的「區域衝突」「安全事件」來想想,搞不好就能 justify 整個 research 的 cost。我們在 crisis respsone 不會只有單一的廣播管道,但要有 layered approach 的思考。